edf40wrjww2ArticleT:Contents
会议进行到第三天,各分会场的会议正在井然有序、如火如荼地展开。各个分会场的会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美国佛罗里达海湾大学大沼泽湿地研究中心主任William J. Mitsch就“湿地在缓和全球污染过程中的作用”做了特邀报告。在报告会上,他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介绍了湿地对污染物中碳、氮、磷等元素的吸收作用,阐述了湿地在水污染净化中的重要作用。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教授、国际生态学协会湿地工作组联合主席Jos Verhoeven。Jos Verhoeven 主席就“湿地作为生物地球化学热点影响气候和水质”(Wetlands as biogeochemical hotspots affecting climate and water quality)作了报告。报告阐述了湿地富集了由水流动带来的溶解的颗粒物质,而这些条件有利于湿地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活性,由微生物和地球化学过程带来氧化还原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提供能源有机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场气氛严肃而活泼,主讲人和听众互动频繁。
午后,部分特邀报告人在主会场前合影留念。
各个分会场的会议和讨论也在逐步推进。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今日举办分会场,围绕中国的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展开讨论,报告内容精彩,包括中国的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建设成效与经验教训)、伦敦湿地中心案例、中国湿地公园建设的三个空间关系、台湾官渡自然公园案例、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建设案例分享、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中的公众参与等内容,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分会场就“乡村湿地价值重构”展开了讨论。会场外还展出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墨中国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任珮韻女士的画作,描绘了乡村湿地的美丽场景,唤醒了人们心底对乡村韵味和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该会场的研讨邀请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个高校的专家,共分为多视角下的乡村湿地价值探讨、乡村湿地价值重构-方法论与实践、适应流域治理的乡村湿地自组织农业示范案例、虞山镇乡村湿地生态修复与水环境创新治理相关工作协议签署仪式、《中国画·湿地》画册发布仪式等多项议程。该分会场吸取借鉴国际先进成果,探索湿地与社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展示、分享了常熟虞山镇生态修复建设成绩,加强了合作伙伴沟通及能力建设。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新生代湿地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应用和工程会场,与会专家探讨了湿地生态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应用技术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等方面的内容。由5位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展开介绍,使听众们受益匪浅。
在11号楼的一层也设置了展架和展板,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理论。